吕彦春和以前同事聊聊报纸。
吕彦春退休后常回到发行站帮忙。
一身蓝色的工作服,一顶蓝色的帽子,上面“大连晚报”的字样格外醒目,尽管已经退休五年了,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延安路发行站65岁的老投递员吕彦春仍不舍这身标志性的装束。“这是我的招牌菜!”他总这样风趣道,言语间透着浓浓的归属感。
自2000年来到发行站,他做投递员十数年,和周围的订户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,也因此,退休后他仍主动来站里帮忙。聆听他——一位普通投递员的从业经历,能让人由衷体会到一种叫做情怀的东西,体会到作为一份家乡的都市报,《大连晚报》与读者之间,是如此亲近。
把工装当“名片” 最在意订户的信任
昨日记者来到延安路发行站时,吕彦春正忙着整理报纸,动作娴熟迅速,边干还边跟老同事们打趣着,一片其乐融融。吕彦春坦言,他对这份工作感情太深了,当初从原单位下岗,生活压力骤增,当来到发行站做投递员拿到第一个月工资时,心底五味陈杂。“见到钱了!”彼时的感慨他至今记忆犹新。凭着踏实肯干,他很快赢得了一大批订户的支持。因为表现突出,从业第二年起他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,吕彦春觉得,这是荣誉,更是动力与责任。“我从来不觉得送报纸磕碜,走哪咱都不能给晚报丢人。”吕彦春朴实道,一身工装,到哪他都穿着,“这就是名片。”
他挺珍惜和订户之间的感情。与工装同样令他不舍的,还有用了将近二十年的小灵通号码,虽然女儿已经给他买了智能手机,可他始终没舍得换,“老订户都认这个号码,换了怕他们找不到我。”
做投递员十数年,他跟很多订户都成了老朋友,吕彦春说,没退休前,他每天3点起床,3点半就到单位领报整理,争分夺秒就是为了尽早把报纸送到订户手中,风雨不误。有时候遇到突降大雨,给报纸裹上雨衣自己淋着是常事,“不能让报纸湿了,不然人家订户怎么看?”订户中挺多老年人,腿脚不方便,遇到他们有什么需要,他都习惯顺手帮一把。遇到实在下楼有困难的,他也会不辞辛苦的送报上楼,“老人家就读书看报这点爱好,认可咱们报纸,是好事。”他说,不忍心辜负老读者们的这份期待。